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新闻 > 正文

渭南剪纸妙手生,非遗文化薪火传——文治书院文心宣讲团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06 点击量:

提起非遗剪纸,你会联想到何处?是传统生活中粘贴在日用品上的喜花,亦或是现代生活中装饰服饰的精美图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大事。为深入了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背后的故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传承现状,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文心宣讲团“纸上乾坤”社会实践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1月14日,“纸上乾坤”团队一行人从西安去到渭南,参观位于渭南市图书馆的剪纸文化传习所,采访了渭南市非遗剪纸传承人、渭南市剪纸学会秘书长雷志成老师和临渭区非遗剪纸传承人高存梅老师。2月2日晚上19点,团队成员总结一路的所学所悟,为几十名来自凤山县高级中学的高中生,开展了一堂关于非遗剪纸及其相关传统文化的线上公开课。

探寻·剪纸图样多变幻

“剪纸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雷志成老师的口中,剪纸的内涵缓缓浮现。受优越的地理环境影响,渭南剪纸融合了全国各地的剪纸文化,表现形式更具特色,题材和风格多样而奔放。

此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雷老师和高老师,以及千千万万非遗文化传承人。他们用独到的方式,将非遗剪纸与现代社会面貌相结合,碰撞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用剪纸诉说着对这篇土地的热爱和对深厚文化底蕴与民俗传统的尊重。

雷老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剪纸作品便是其一,“这幅剪纸有两个重要的元素——巨龙和长城,分别象征顽强抗疫的中国力量和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奔赴防控一线,扛起人民生命至上的大旗;志愿者们加强防疫宣传、爱心市民送上粮油米面......中华民族团结抗疫的信心和决心令在场实践队员都振奋不已。

32C9F

图1 实践队员去渭南参观采访

体验·一剪之趣奇神功

在渭南实地学习的最后,雷志成老师和高存梅老师拿起剪刀和红纸,带领着成员们亲手剪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在现场,老师们一手攥着剪刀,一手捏住红纸,通过折叠和运剪,剪刀在老师手中飞舞,红色纸花在手中慢慢绽放,不一会儿就幻化出花鸟鱼虫等各种生动可爱的形象。恰如雷老师所言:“剪纸仅仅是静态的呈现,在图形处理上不太受现实因素的制约,体现出随心所欲的艺术倾向。”

24855

图2 实践队员向老师学习剪纸

在两周之后的公开课上,“纸上乾坤”社会实践团队主讲人向学生们传授了雷老师简单易懂的剪“喜”字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动手剪纸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乐趣。

公开课上,主讲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介绍了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展示了许许多多、形式多样的剪纸作品,既有传统的生肖、福字等图案,也有反映现代生活时尚元素和创意设计的花样。同时,公开课还设有“猜一猜”环节,即给出不同的剪纸花样,供学生们猜测不同剪纸的寓意。在线上互动环节中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们纷纷惊叹于剪纸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无穷魅力,在公开课临近结束时更有不少人表示,这次公开课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剪纸,对这一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8C7

图3 实践队员开展线上公开课

感悟·美在民间自隽永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剪纸或许是最为朴素的艺术形式。一把剪刀一张纸,通过艺人的心理体验和技巧积累,将原有的事物形象提炼为几何与符号造型,诉说喜怒哀乐,把自家日子剪出芬芳。从门神驱邪到窗花迎祥,从兽皮树叶到烟熏草纸,剪纸的题材在拓展、材质在变迁,而唯一不变的,是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无尽魅力。在千年的时空中,不知其温暖了多少寒屋柴门里的沉沉寒夜,更不知其为多少华屋高堂点缀过辉煌。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做到真正继承剪纸优秀文化,保持住传统特色,立足于现代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并把剪纸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去开拓和发展,的确任重而道远。但在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下,传承人一代一代的不懈坚持和中华儿女团结携手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前途灿烂辉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