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灵园地 > 正文

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6-03 点击量: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身体感知方面身体不适感增强,食欲不振、疲惫、没有精神、紧张,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升高、头痛、耳鸣、失眠多梦、呼吸急促等。

(二)情绪上的表现焦虑、恐惧、愤怒、过度警觉,麻木、抑郁。

(三)行为方面离群独处,专注力下降、不信任他人、理解力和反应力下降、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情绪失控、与人易发生冲突,严重会出现自杀倾向。

(四)精神方面精神压力大,自责,缺乏自信,记忆力减退,效能降低,精神紧张。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年龄特点“0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是长大未成人,虽然从法律上讲,已成人年满18岁,但是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还较弱,还未成熟,受所处的时代环境、家庭环境、媒体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的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更自我、更自由、更敏感、更独立的普遍特点,他们在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和能力上有不同的表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初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获得的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2]。这一时期具有以下特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时期、不稳定的时期、过分自我关注的时期、青春期与成年初期的夹缝期、同时也是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发展任务,如果哪个任务发展不好,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失衡,进而引发心理危机。三观端正、积极向上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但如果价值观出现偏差、颓废消极则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二)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也受家庭等小环境的影响,这里主要谈谈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种是过度宠溺的家庭。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421家庭模式,这种家庭大多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溺爱、过度期望、过度保护、处于这种家庭的孩子一般独立性较差,适应性也较差,自我中心较严重,上了大学通常会不适应。因为大学要面对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正常,但对于四过家庭出来的孩子来说特别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久而久之也易于引发心理危机。另一种是打压式教育的家庭。受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夸奖,要时刻鞭策、打压才不至于骄傲,即使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他们也不善于去夸奖孩子、鼓励孩子,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打压,让孩子明白自己还不够完美和优秀。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渴望被认同、被表扬,但是内心的渴望迟迟不能满足,父母的否定、打击和批判会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则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人格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也是最重要原因。有的大学生思想开放独立,人格高扬、追求自我、乐于表现,自我意识强、积极进取,但有的大学生人格独立性较弱,社会人格发展明显滞后、在社会发展变革中面临很多困惑,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和不足[3]。好的人格是一种发展性的,有弹性的、健康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人格,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幸和坎坷,具有良好人格的人,在遭遇不幸时会悲痛为力量,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相反,人格不健全或人格发展不好的人则会一蹶不振,郁郁寡欢,止步不前,这种负性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而言,预防心理危机的关键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四)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直接原因,也是导火索。一些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失恋、父母离异等容易引发心理危机。我们一般会比较重视遭遇类似生活事件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人格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在我们看来,一件很小的事在他看来未必是小事,很可能引发应激反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