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有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才能入脑走心,学史增信才能坚定不移,学史力行才能务求实效。坚定学史崇德,文治学子砥砺一等品行,讲好文治故事。
让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亮身份、树形象、守初心、担使命。实施党员“旗帜工程”“先锋工程”,以形象本身示范群众,以精神实质带动群众。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书院大厅设计党总支委员和支部书记信息公示栏,党员宿舍挂牌全覆盖。要求每一位党员做好自己再专业学习、理论宣讲、科研竞赛、社团工作、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模范意识,教育引导每一位党员争当先锋,做到“重要工作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争挑重担有党员”,让“有困难找党员”成为文治书院的一种风气和习惯。
让“崇德”引领文化风向
在书院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坚守网络阵地,善用短视频、微党课等教育宣传形式。现已打造《我的入党日记》《我离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心有所向》《支部二十四小时》《初心》《我宣誓》《战“疫”微党课》等16部微视频,邀请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学生党员代表、校内学生组织代表,以及研究生、选调生、支教学生、留学生、已就业学生代表等同唱一首歌——《文治少年》,献礼建党百年,让党史学习常态化、可视化、数字化,用更丰富的资源、更广泛的途径、更便捷的形式让学习深入人心。
师友相携,砥砺相长
一点一滴皆用心,让学史融入经常、渗入日常,以强大合力强化育人实效,携手并肩共建育人场。邀请学院、机关老师进支部讲一堂党史课,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联系人,深入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书院辅导员深入学生党支部开展“我给00后讲党史”活动,辅导员刘瑜从近代陕西地理行政划分及教育情况讲起,分别讲述了陕西最初党组织的建立及党团组织在大革命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陕西四史是在空间上最贴近同学们的一部分党史,从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文化为当时优秀共产党人带来的精神动力,以及党组织内革命先烈事迹中发掘出的可贵品格。邀请陕西各校、院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齐聚一堂,举办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研讨新时代学生党支部工作,打造陕西学生党支部书记“朋友圈”。
手绘“四史地图”,铭感初心使命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研究好、宣传好党的百年历史和党的精神谱系,把“真理味道”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开展“手绘四史地图”活动,支部同学们通过亲历、聆听、讲述、记录,将自己身边的“四史”故事以手绘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感受百姓冷暖,体悟家乡发展,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观家乡红色基地,了解家乡英烈故事,梳理家乡发展历史,绘制家乡“四史地图”,老一辈革命家严于修身律己的事迹为我们学史崇德提供了历史镜鉴,树立了光辉榜样。在真学党史、笃学党史中寻根铸魂,让同学们关照远方更了解家乡,看到一百年成长史中更多小而实、更多平凡而伟大,砥砺在危难中勇担当、在发展中作贡献、在奋进中践初心的优秀品质。
榜样在身边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治指引的灯光,砺一等品行成长,用身边人、身边事的同辈力量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转化为广大文治学子的生动实践。书院通过评选年度文治榜样、采访五四评优获奖集体与个人、设置“我与竞赛那些事儿”栏目等,给学子提供更多可参考的生涯规划方向。为机类学生开设“文以载道”专业分流讲座,为解决学生科研诉求持续开展“文心下午茶”、承办“青交说”,举办首届“一等学子论坛”,邀请全体国奖获得者参与,让同学们感受优秀青年的魅力。张昊同学谈到:“见识到了这么多榜样,不仅仅为他们的学术能力所吸引,更是崇敬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个人魅力,自己也要立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常去活动讲座的凌振倬同学说:“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就像走在前面的光,自己也要努力变成追光少年。”
德与年俱进,如日升月恒。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青年学子难得的人生际遇。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文治学子通过持之以恒的品德和意志磨炼,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求成“一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