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文治书院于2025年3月19日下午开展了“长安拾遗”非遗研习社首期活动——“花间织梦·丝语千年”非遗缠花工艺体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市级非遗“传统缠花”第四代传承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技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西安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孙莹老师亲临指导,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用指尖编织出历史的温度,用心灵传承文化瑰宝。
活动伊始,孙莹老师为同学们致开幕词,并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传统文化的区别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呼吁同学们积极寻找发现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其中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非遗故事的讲述者、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将优秀的非遗文化推向更大的舞台。

孙莹老师致开幕词
随后,孙莹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非遗缠花工艺的历史与发展,讲解了缠花工艺品的使用场景。她强调,每一件缠花作品都是手工艺人心血的凝结,饱蕴着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并呼吁同学们尊重爱护身边每一件手工艺品。

孙莹老师为大家介绍非遗缠花工艺
在同学们对缠花工艺有了初步了解后,孙莹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她手作的非遗展品,精美的作品令同学们赞叹不已。随后,孙莹老师为大家分发了缠花作品“樱有尽有”的制作材料包,并正式进入了缠花工艺教学环节。

孙莹老师的缠花作品展示
“樱有尽有”是一件缠花樱桃手工品,在名字中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它由两个樱桃果、樱桃柄与串珠叶片构成。

缠花工艺作品“樱有尽有”
孙莹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缠樱桃果的方式,包括理线、挂线、绕线三个步骤。在同学们的实践过程中,孙莹老师与助教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疑答惑,做好示范。

孙莹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樱桃球缠法与成品的组装方法

两位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缠花制作
在大家都顺利缠出樱桃果以后,孙莹老师为大家进一步讲解了成品的组装方法。在两位老师的亲力指导下,每一位同学都做出了带有自己特色的“樱有尽有”手工挂件。

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制作缠花

成品展示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迎来尾声。同学们将亲手制作的缠花作品举起,与两位老师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

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缠花制作的乐趣,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坚定了文化自信。他们感叹于缠花工艺的精细与复杂,为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所折服。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对缠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他们一定会将这份热爱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治书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