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新闻 > 正文

弦动心弦,乐贯长空——音乐来串门文治专场第三期民乐团演出精彩回顾来啦!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4-10 点击量:

二胡,这件充满情感张力与表现力的传统乐器,常被誉为“东方的提琴”,它不仅能传达内心的细腻情绪,更能描绘出大地山河的雄浑气象。在今晚的音乐会上,刘心禹以一曲二胡独奏《雪山魂塑》,为我们展开一幅苍茫壮丽的雪山画卷。

当第一声琴音响起,仿佛寒风扑面,一座巍峨雪山在眼前缓缓升起。琴弓划过弦间,发出如泣如诉的低吟,那是风雪中守望的灵魂在轻声讲述;忽而激昂顿挫,如同雪崩轰鸣,又似战士怒吼,将雪山之魂的坚韧与不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琵琶中阮小合奏《芳菲落尽梨花白》

琵琶与中阮的和鸣,恰似春日里繁花盛开时的绚烂缤纷,又宛如花瓣随风飘落时的静美与婉约。雷寒瑾与吴双带来的小合奏《芳菲落尽梨花白》,以古典乐器的深情对话,勾勒出一幅春尽花残、柔情依旧的画卷。

琵琶清亮剔透,如山间清泉,点点滴滴流淌着春日的温柔;中阮低沉圆润,似远山回响,为整首乐曲添上一层淡淡的惆怅。在她们默契的配合下,旋律时而轻盈如舞,时而低回如泣,宛若梨花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又如春水映月般波光潋滟。

竹笛独奏《红尘客栈》

竹笛声声,婉转悠扬,仿佛吹开了一扇尘封的古门,将我们带入那个刀光剑影、情仇交错的江湖世界。王怀民带来的竹笛独奏《红尘客栈》,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在笛音中缓缓铺陈。在王怀民灵动的吹奏下,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恩怨,一句诀别,一场未完的梦。笛声不仅传达了红尘客栈中的喧闹与繁华,更诉说着侠客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结语

当最后一曲缓缓落下,掌声与欢笑定格在这一刻,文治书院春夜音乐会也悄然走向尾声。音乐,在这一夜成了最温柔的语言,把我们彼此的心悄悄拉近,也在这座书香氤氲的大厅里,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瞬间。

感谢每一位登台演奏的同学,是你们的才华与热爱,为这个夜晚注入了灵魂与温度;也感谢每一位到场的观众,是你们的聆听与鼓励,让音乐找到了最真挚的回响。

春光不语,乐声作答。今夜的旋律将随风流转,藏进每一个热爱生活与艺术的心田。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再赴一场关于音乐与青春的浪漫约定。

此去春山可望,回首灯火可亲。再会,仍在文治。

观众听后感

这个春天的夜晚,注定令人难忘。坐在书院大厅的观众席中,我仿佛不是在聆听一场音乐会,而是在穿行于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古筝的清雅、二胡的深情、琵琶的潇洒、竹笛的洒脱……每一段旋律都悄然叩击着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唐渝鸿与蒋心怡的古筝二重奏《清明》,在轻柔婉转中勾勒出春雨迷离、思绪万千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悠远的江南午后;刘心禹的二胡独奏《雪山魂塑》,则以其悲壮深沉的音色,带我登临雪山之巅,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坚韧与庄严。

琵琶与中阮交织出的旋律,像春日里盛开的梨花,在一瞬间铺满心头,又悄然凋谢于风中,美得令人不忍眨眼,却又淡淡惆怅。还有王怀民的竹笛独奏《红尘客栈》,把我带进了一个侠气与柔情并存的江湖梦里,像一位不问归期的旅人,在一曲中品尽红尘百态。

音乐会虽然结束了,但那些旋律还在我心里轻轻回荡。感谢文治书院,感谢每一位演奏者,用音符编织了这样一个温柔的夜晚。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中,这样的一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滋养。





上一页 [1]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