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机械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获评“十佳党支部”
10月29日,2025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十佳党支部”评选活动在丝路大讲堂报告厅举行。经学院党委、书院党总支推荐,材料评审及现场答辩展示,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机械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成功获评本科生“十佳党支部”。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两个支部分别实现的“三连冠”与“七连冠”,彰显支部建设的扎实成效。
机械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
机械一支部成立于2017年9月,覆盖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车辆工程等专业,现有党员32名(含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197名,对接49个团支部;配备2名学院指导老师与1名书院指导老师。支部始终以“研有字之书强理论,悟无字之书践初心”为指引,自2019年以来连续七年获评校级“十佳党支部”。

厚基础:强堡垒筑基,聚合力育人
在双院协同机制下,学院资源持续下沉支部。青年教师进支部解析国际能源技术竞争格局,学院领导牵头开展“心怀国之大者”系列党课,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此外,支部开展“1+X”支部共建,与本科生支部、硕士生支部、兄弟高校支部及招生办党支部等联动,通过保研分享会、烈士陵园祭扫、创新招生工作研讨等活动,帮助支部成员明晰学业规划、厚植家国情怀。

思想建设是支部的“根”与“魂”。过去一年,支部累计召开理论学习、交流共建、实践学习等活动30余次,围绕主题教育开展党员论坛,组织西迁老教授寻访、院士名家报告会,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融入血脉。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到“亮身份、树榜样”主题活动,从回望“九一八”事件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支部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树榜样:先锋领成长,科创伴服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支部立足服务师生,围绕学业发展、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开展专业分流宣讲、选调生经验分享、保研讲座等精准帮扶活动。在支部引领下,党员群体成为学业科研与服务奉献的“排头兵”:竞赛获奖率达97.14%,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2021级、2022级党员保研率分别达62%和69%,显著高于专业平均;76.47%的党员担任学生骨干,多人任职校院团学组织主要岗位;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9篇,将“研有字之书”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实践力量。

重实践:知行践初心,服务显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支部坚持实践导向,推动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创新创业方面,累计参与“大创”项目48项,党员参与率达91.17%;在志愿服务中,23名党员志愿工时超80小时(占比67.65%),近50人投身“挑战杯”、考研服务、迎新、楼道巡查等一线工作,党员身影活跃在服务师生的各个场景。
支部连续六年开展“壮乡同心八桂行”社会实践项目,成为“悟无字之书”的典范。自2019年起,累计组建31支实践队,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11次,惠及学生1631人次。团队开设防溺水教育、天文物理科普、中华诗词鉴赏等课程,同步推进“普法进校园”“艺术织梦”“助梦宜乡”梦想教室等特色活动,融入壮锦剪纸、京剧脸谱、非遗炮龙等文化体验,让传统焕发新生。项目已与河池市宜州区、贺州市平桂区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长效机制,并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TOP100”“绿行者乡村环境教育项目全国银奖”等国家级荣誉。

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
支部成立于2022年,覆盖飞设、飞动、力学、航天大类四大专业,现有党员44名(含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08名,对接34个团支部;配备2名学院指导老师与1名书院指导老师,在大学生党委、航天学院党委、文治书院党总支的协同领导下,已连续三年获评本科生“十佳党支部”,支部建设成效显著。

夯实特色双院建设,育人堡垒坚强有力
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双院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并贯彻落实“15233”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工作体系,以党带团覆盖学院90%的团支部,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中,支部创新性地依托党员骨干建立航天学院学业工作委员会,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为成长加油赋能。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广泛认可,支部连续4年在学院党委考核中获评“优秀”,并相继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治榜样”等荣誉。
在2024-2025学年,支部成员荣获各类奖学金42人次,获先进称号58人次,40人在院级及以上学生组织任职,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138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及以上奖项57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空天报国根基永固
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和航天精神。依托“三会一课”制度,构建起“党员集中学、书记带领学、实际研讨学、个人主动学”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学习体系。
支部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专题学习7次,以案促改,筑牢思想红线。同时,完善党员与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制度,实现表现可量化、过程可追溯,并依托“一站一室”打造规范化党建空间,使其成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
面对跨校区办学新形势,支部主动作为,全力护航航天学院2022级209名学子搬迁至创新港,并建立双校区协同机制,实行月度例会轮换召开制度,确保了支部工作在空间阻隔下仍能有序联动、协同推进。

勇担航天强国使命,服务奉献彰显担当
支部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引导学生党员服务国家战略。支部联合学工会全面升级“三航计划2.0”,锚定“更加精准、更加全面、更加开放”的目标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航道助学2.0:通过朋辈帮扶、一对一辅导学业预警生等形式,惠及超500名本科生,累计服务时长6375小时。组织院士报告会,让200多名学生与院士面对面,超600人聆听报告,持续深化“我为师生办实事”。

航程美心2.0:拓展五育内涵,举办空天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即兴钢琴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航途远方2.0:组织学生赴航天有关单位参观研学,协办国际产教融合科创营。深化“1+X”支部共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航天文化互访”,拓宽视野,共育人才。

支部连续两年组建“走进基层讲好航天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近30名航天学子奔赴北京、新疆等地,历时30天,行程3000公里,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航天科普讲座,传承航天精神,相关活动获陕西省教工委表彰及国家级媒体报道。

此次斩获本科生“十佳党支部”荣誉称号,既是书院与学院协同推进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的阶段性硕果,更是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接续奋进的崭新起点。面向未来,文治书院各师生联合党支部将进一步锚定党建引领核心,依托双院协同机制,在组织建设中夯实根基、在服务育人中彰显担当、在先锋示范中激发活力,持续推动党建与育人同频共振。
稿件来源:文治书院
撰稿人:机械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
审核人:马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