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资料 > 书院党建 > 正文

读书心得(一)

来源: 3 发布时间: 2018-06-10 点击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信息61 龚晓莉

我们从何而来?将归于何处?目光所及处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这些超出我们可靠解释范围的问题产生了宗教和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在千年历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独略过了中国的原因正是哲学在中国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释了这些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些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是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口口相传的教训。

冯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简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司马谈将先秦学派所分为的六家,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的起源及其思想。周王室统治涣散时,官员流散民间,不同类别的官员在民间讲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史官形成的儒家恪守礼教尊重历史,武官流落民间变成隐士其兼爱非攻的精神成为了道家的主要精神。由这些学派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哲学思想的根源,寻根溯源,正确地理解与使用这些哲学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富有意义。

我们说哲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人生时时面对的选择都会对命运产生影响。正如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一样,在面对社会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孔子会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而早期道家甚至不愿以身上一汗毛以济天下,主张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和道德高尚拒绝同流合污。你看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学派以自己的精神作为根据地据理力争,其中衍生的哲学思想对后人有无限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流行的一些思想在古代也有论述,虽然不算是主流的思想,但依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名家所辩名实之说,衍生了很多的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思辨和“白马非马”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人类的智慧是共通的,在今天这些思考依然有其魅力,很多人承前人所究在这些问题上继续钻研。

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简洁的论述,引起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冯友兰先生简洁却深远的文字给予我对中国哲学的初步认识,使我意识到学习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开拓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史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机类741 靳晓灵

“平凡”二字,看似简单,却引起一代代的思考!

在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那一群黄土般朴实的人啊!平凡的故事同样演绎着精彩,平凡的双水村也有精彩绝伦的篇章。每当月光洗尽铅华,悬挂在永不退色的深蓝天幕,轻轻泻入千家万户,我总想站在山头眺望那一束束黄晕的光从每一个窗口射出,凝思着那每一个窗口下是否都聚着一家人,每一家人是否又都上演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

“劳动就是幸福”每当我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孙少平,想起他在煤矿工作时干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风大浪过去后这最朴实的充实自己的方法,当你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劳动时,所有的烦恼与苦难都被抛诸脑后。看到这句话我也会想起孙少安,那个13岁就辍学的帮家里维持生计的少年——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天。农民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他们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的辛勤劳作,让几亩薄田能在血汗的浇灌下长出些养家糊口的粮食。他们懂得知足,更懂得感恩。

一段历史能给一个社会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只不过是漫漫长路上无数瞬间的拼合,而“情”则是那永远不会脱落的粘合剂。是少安和少平的手足情深?是少安润叶的两小无猜?是润叶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少安红梅的情窦初开?还是少平晓霞的生死两隔的海誓山盟?可那又是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现实面前屈服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都在世俗封建里脱胶了。现实把生活摔的七零八碎,一片片跌落尘埃。

好在没有永远的幸福,也就没有永恒的痛苦。生活就像双水村的流水一样不紧不慢的哗啦啦的流,失落顺水流走了,幸福也随波飘远了。闭上眼,就似乎能看到那一年一度的热闹如春节的打枣节,那红火劲竟压过中秋端午。那一天里,所有双水村的人们似乎忘掉了一年的烦恼和忧虑,忘记了身心的疲惫。人们在山林间随意吼着两声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枣子,笑着唱着闹着。这时的双水村,似乎连空气都弥漫着甜甜的枣香,还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路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地花香弥漫”一直记得冰心的这句话。总觉得它美好又梦幻,就像保险箱里光芒四射的钻石,当伸出手指时,触碰的只有一片冰凉。一切的美好可望却不可及!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那历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催的保险柜,是打不穿的封建思想。少安与润叶,那一对双水村里青梅竹马的童真少年,就因为身份的不等生生把思念埋葬;少平晓霞这对抱负远大的知识青年,在一起谈理想论希望,还有那充实着精神生活的信物书籍,和一本本精致的参考消息,无不寄托着浓浓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还在唱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天苍苍,野茫茫,哪里有他梦里的姑娘?

茫茫天地,芸芸众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孙子兵法——虚实


机械67 姬赫瑄

虚实的含义就是前文所述的以多打少,就算自己人少,也要制造出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再退一步,即使两边人数一样,也要让对方比我们多跑跑,以逸待劳——本章的关键语句应该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意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怎么致?怎么不被致?实际操作为:“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意思是通过筹算,佯动,试探性交锋,估算敌人的兵力分布,知道哪里“虚”,哪里“实”,就不会被敌人的虚招调动,可以攻击敌人防卫薄弱的地区趁虚而入(以多打少),还可以通过攻击敌人的关键地区达到“攻敌所必救”的效果,使敌人疲于奔命(以逸待劳)。

战例,桂陵,马陵之战,也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官渡之战中袁绍不救被攻击的乌巢而直接攻打曹操大营,与围魏救赵的战例到底有什么区别,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答案是,对“敌所必救”的地点的判断。

    围魏救赵中的魏都大梁自然是必救,虽然谁也不知道庞涓灭了赵都邯郸和孙膑灭了魏都大梁哪个比较快,但是庞涓就算灭了邯郸,来自齐国的孙膑也不会受到影响,他照样可以继续灭大梁,而大梁被灭了,庞涓的国家就完蛋了。

    再看官渡,曹操的大营坚固,而乌巢存满了粮草,一把火就能烧光,哪一个会灭得比较快,曹操心里自然有数,可惜的是袁绍没有,对曹操大营坚固程度的错误判断,决定了他的失败。

我又想起了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未曾谋面的双方主帅,羊祜和陆抗,做了一个截然相反却又极其相似的决定:羊祜统军八万,他自己带了五万人去攻江陵,留下三万去打西陵,而陆抗手头只有三万,他    全部撒在了西陵,江陵呢?下令死守,了事。

    不知道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时,大家有没有想起围魏救赵的故事——反正我有。不过仔细想想,这情况与围魏救赵还是有所不同:双方并没有把自己攻打的城池当做“敌所必救”。

    羊祜打江陵,也并未放弃西陵,是因为在他的战略中,只有打下了这两座城,才能使蜀地的战船势如破竹地东下(晋灭吴之战的实际操作的确如此),而陆抗决定去西陵,不过是因为他人少,而江陵更坚固罢了(周瑜打曹仁的江陵打了一年,曹真打朱然的江陵打了半年没打下来)。同时从结果上,两者也并未被对方的行动所调动,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己的战斗。

    如果说西陵之战有什么合乎《虚实篇》的行为,那大概是围攻西陵城的吴军中有人叛离,给前来增援西陵的晋军带去了吴军布防的分布,并说明了这三万大军中混编着的部分夷兵缺乏训练,正是防线的突破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