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机械53 周航
1.所谓自信,只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我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自信是意志强的结果。人们会举出很多例子,比如诸葛亮、比如拿破仑,但是即便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其铤而走险也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决断,他意志坚决,但是我想坐在城楼之上也并非无一丝恐慌。
其实自信只可能源自经验,当然胡搅蛮缠和目中无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自信并不是天生的,我们觉得一个人很自信,其实那都是环境造就的。在我们性格形成之初,如果我们做了一件事,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若能从中体验到超出我们预期的成就感,那就能积累一点自信。有的人很幸运,从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积累了自信外向的性格。而有的人因为家庭变故、教育方法不当,很多成就感会被否决,比如父母限制孩子活动、严厉的家教、不经常鼓励孩子等等,这种经历的作用就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年轻人都应该学学心理学,如果知道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决定性作用(性格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改变),那就不能让下一代经历我们曾走过的路。
而当我们性格定型之后(大致就是高中之前),虽然这时我们能自由的左右成就感的多少,但是对于同一件事,不同性格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何往往性格自信的人在多年之后更为自信,而自卑的人却更加自卑、自闭。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性格外向的人会把心理能量更多的投向外界,多去参加社会活动,遇见更多更杂的人;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出于恐惧和自我保护更多的把能量投向内心,结果越关注自己内心的烦恼,人就越恐慌。很多自卑的人由此还会在内心瞧不起胆怯的自己,但却又不去把能量投向外界。他们一方面很想尝试某件事,他们渴望表现自己,让别人看到其实自己也可以很自信,但是却又害怕遭受失败,他们下了很高的期望,内心也会做很久的挣扎,很长的准备,最后却又放弃了尝试,或者干脆表现出不屑尝试来展示自信。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学校课堂上经常遇到。
但是困扰依旧还在,缺乏自信的人为此会在书中寻找答案。开始会欣喜若狂,以为找到了症结所在,但数日过后,那些诸如“我定成功!”“我能行!”“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外在是内在的反映”等的心理暗示语便失去了作用。甚至至今还有太多所谓的“成功学”“励志书”等在推崇这种看似积极实则逃避自我的心理暗示法,时不时的还拿“心理磁场”等术语出来唬人。这些励志书或者伪灵修书的确激励人心,但是这些其实完全都是出自作者广博的见识和频繁的经历。但是很多书却不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企图以他们自己的经历鼓动读者,其实真正能让你自信的,不是这些没营养的励志书,不是那些漂亮的暗示语,也不是一套套逻辑缜密的哲学道理,只有自己,只有你的经历才能让你自信。没有经验支持的意志和暗示出来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如果你还困在意志的暗示之中,而不努力去多多经历生活、事业、爱情等等,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你都不会获得自信。抛弃那些励志书吧,你要多与社会上各种人交往,然后用心体验,只有再在体验中才能渐渐克服自卑,收获自信。记住,经历是唯一能让你内心得到成长的方式,而不是知识。
2.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开头已经说到,那些越是刻意的心理暗示,反倒会更加引起内心的恐慌。森田正马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其实有时候痛苦的已经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对于痛苦的感受加深了这种痛苦。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迫切的想知道我们为什么痛苦,当我们把心理能量过分的集中于内心时,痛苦只会被无限的放大。如果越是刻意,就越无法改变。我们没有人能做到禅宗那样,完全毫无痛苦的洞察着自己的内心。那是神一般的境界,谁人都想要达到,但是却永远达不到。要想不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着痛苦生活。
所以不能把心理能量过多的投向内心,去关注痛苦和痛苦的原因,那样等于自残。逃避这种痛苦是唯一的解脱之道,这种逃避的方式是一种移情,可以找个新恋人(如果你想尽快忘记失恋的痛苦,我告诉你,这是唯一的方式)或者做点其他你非常感兴趣的事,但是在一开始,千万别做需要过多思考的事情。而且,心里一定要事先给自己留有余地,做好再一次陷入痛苦的可能,其实也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痛苦中,才能最终忘却这种痛苦。还有,除了你自己之外,别指望任何人能帮你做到这些。当然,这里的所谓的逃避是一种积极的逃避,如果你选择不利于人生目标实现的方式,比如疯玩、泡吧、赌博、酗酒等,那你就做好痛苦一辈子的准备吧。
对于失眠等等,其实也是如此。失眠本身很正常,只是对于失眠的焦虑让人更加睡不着觉。失眠时不要去关注失眠的痛苦,可以去做些其他事。其实对于经常失眠的人而言,如果多多将心理能量关注于外在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失眠过后,即使2-3小时的睡眠,即使头昏昏沉沉,第二天的工作也能做好。我就是如此。凡事都不要刻意,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指向工作学习,不太关注自己的身心,其实烦恼能少很多。
3.别把认识自己当成目的,真正的成长在于行动。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这第一步棋就已经走错了。其实对于心理学而言,其真正能受用的对象,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自己是无法通过心理学去获得任何改变的,如果走火入魔,可能情况会更糟。人的内心是永无止境的,你窥探不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而不是自己的,不然就陷入了主观和伪科学的圈圈中。我们的心理往往会被自己的意志、观念、经验、内心矛盾等等模糊化,要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有通过别人的观察和实验,当然前提是你得绝对的坦诚。
你会说,我是为了认识自己。那我和你说,认识自己不必那么刻意,而且更不能为了改变自己而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只需要一个概念化的程度,比如自己是如何的性格、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等等,即可。对于你是如何思考、如何行为(比如为何我如此注重自己的形象、为何我这么容易害羞、为何我今天又失眠了等等)的,这些就像一个黑洞,你若是深究自己,会越陷越深,而且得不到答案。
有这样的说法:六十年前,老衲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前,老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老衲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也就是说,当你认识得越多,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多,那样事实的真相反倒有可能被蒙蔽住。认识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刻意,反倒看不清自己,但是又只有经历认识这个过程,才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有可能绕了一圈,你发现认识了自己(怕已是老大不小了),但是回头细看,原来自己还是当初的自己,而且生活中的问题并未有所改观,但却已无多少时日抱以行动改变之。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样太累。去挖掘自己时,会被多重人格的自己所困扰,那样容易被情绪束缚住,就不可能有目的的生活。生活中布满了巧合和意外,很多问题是无法用脑子解决的,想的在透彻也无济于事,只能通过行动用身体的体验去理解。